新闻

NEW 药学院全相民教授组提出癌症诱发基因NRF2作用新模式

  • 2020-11-11
  • 4851

2020-10-28

    由我校全相民教授研究组参与的国际共同研究组查明了此前被认为有助于癌症预防及治疗的特定基因实际上起到了诱发癌症的作用

  

   全相民教授(药学系,照片)表示:"被传为抑制肿瘤基因的NRF2不仅能促进癌症的发生,还与癌症患者的坏预后有关。"相关论文是《促进NRF2活性化攻击性肺癌的发生及查明不良临床结果的相关性(NRF2 activation promotes aggressive lung cancer and associates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刊登在<诊所调查(Clinical Cancer Research>1019日版。

  

   亚洲大学教授全相民和博士生崔恩智、美国Genenentech生物技术与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研究。得到了保健福利部癌症征服推进研究开发事业和未来创造科学部基础研究支援事业(个人基础研究)的支援。

  

     NRF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转录因子,它是一种活性氧减少,有助于癌症预防和治疗的肿瘤抑制基因。但是最近通过癌症遗传体研究发现,在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NRF2活性化,因此有人提出了反而可能成为诱发癌症的肿瘤促进遗传基因的可能性。

  

    有报告称,肺癌中NRF2的活性化与其他肿瘤抑制遗传因子STK11/LKB1的突变一起发生。对此,共同研究组确立并进行了转基因肺癌鼠标模型(Kras/Keap1/Stk11-KO)的实验,还分析了最近大规模实施的肺癌临床试验(OAK, IMpower131)的结果。

  

    研究组确认了转基因鼠标模型中NRF2活性化可以促进肺癌的发生,减少生存率。STK11的突变可以增加活性氧,促进肺癌的发生。同时诱发STK11突变和NRF2活性化的情况,抑制活性氧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肺癌的发生,生存率也大幅减少。研究组通过这一研究发现,在肺癌中同时发现NRF2活性化和STK11突变的原因在于,NRF2活性化能够减少STK11突变引起的氧化压力,对肺癌细胞的生存和成长有协同作用。

  

    即,通过此次研究,NRF2证明了此前被称为"癌症抑制基因""癌症诱发基因"。另外,通过分析最近临床试验,确认了NRF2活跃的肺癌患者比不活跃的患者抗癌化学疗法及免疫疗法预后更差,生存率也大幅下降。

  

    全相民教授解释道:"此次研究对NRF2在癌症中的作用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模式""之前为了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多试图开发NRF2活性化药物的尝试,但是现在全世界对NRF2抑制剂的开发关注度越来越高"

  

    全相民教授研究组为在世界上首次发掘NRF2抑制剂,正在继续努力。全相民教授为了临床开发最近自行发掘的NRF2抑制候选物质,共同成立了生物风险企业(株)SCL TERAPUTICS,正在进行专任奖试验。

  

(注:本文出现的所有人名均系音译)